 “老人以为是他点的红包,没想到骗子看到的是他的银行卡余额。”袁明(化名)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他60岁的母亲正在观看一段短视频,并用手指触摸了几个“红包弹窗”。结果,他的养老金账户被13次提取,共计11584元。在数字生活的边缘,“幽灵扣费”正在悄悄地、反复地发生,以老年人为目标,从他们父母的手机中窃取钱财。袁明说,当弹出窗口显示“观看节目,领取价值66元的红包”时,他的母亲并没有意识到,后面实际上有一张“销售发票”,每周会自动扣除98元。当你展开“关注胡乐汇领红包”页面时,实际显示的是“支付成功”的信息。点击“关注成功”按钮,148元将立即被扣款。来自红色环境从私奔弹窗到小程序跳转,我妈已经陷入了“债务黑洞”。即使在被骗之后,大多数老年人发现自己处于无法抱怨的境地。他们面临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该软件没有客户服务或电话。没有消费记录或投诉门户,“我不知道该联系谁。”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认为,非法网络经营者的招揽活动涉嫌违反多项法律,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广告法和刑法等。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平台内经营者的行为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平台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对诱导重定向、自动扣费等行为实施技术识别和拦截,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渠道,履行平台职责。主要职责。 “我以为我抢到了红包,没想到一点击就扣了我的钱。” “虚拟扣除”无需申请,无需注册,也没有接收者姓名。 “打开搜索应用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支付链接,老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用人脸识别完成了支付。后备军。” 9月初,卢某接到母亲举报,平台被扣款148元,且没有任何解释。卢妈妈的推理页面。图片来源:受访者:陆先生仔细查看了该应用的各个界面,但没有找到相关的支付信息。最后,他在支付平台的发票上发现,受益人是“孔泽文化”,产品说明上写着“小心芦荟点点”。根据卖家提供的信息,卢某点击链接,进入“退款”通道。输入订单号和支付手机号码后r按照要求,我点击了下一步,但是退款没有成功。而是出现了“888红包和大量短剧版权”的广告。卢先生退款时出现的页面,商家实际上并没有联系卢先生。最后,卢女士通过区号12315进行了投诉。几经周折,卖家联系上了卢女士并办理了退款事宜。对方解释称,金额减少是因为老人能够付款,无需退款。 “但是,当我检查设置时,我发现搜索应用根本不被允许。”今年8月,妈妈在使用宜畅听APP时,频繁遇到弹窗广告。如果你不小心点击了广告,系统会立即下载一款手机游戏,并声称你可以“完成任务提金”。游戏界面立刻跳转到支付平台,无需密码即可支付,197.4 yu会直接扣款。令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元明母亲的支付平台账户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多次被扣款。仅4月份,高中学费一分钟就被扣了四次,每次868元,共计3472元。此后又发生了一系列同名扣款,共扣款13次,价值11584元。妈妈说:“我以为是pa”不仅如此,妈妈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还因为点击“解锁短剧”、“关注公众号”等按钮,收到了五次“鬼扣”。 “走路赚钱”,于是他按照指示下载了“秒影软件”,扣除了798元。卖家提供了售后服务电话,但电话好几天无人接听,也联系不上电话那头的人。奈须父亲的推理页面 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也有据透露,父亲的支付账户近期有四笔不明扣款,每笔约150元。纳斯先生(化名)很无奈,因为找不到相关订单。 “这位老人虽然有电子支付手段,但对于购买非假货的商品却无能为力,而且他的钱还被莫名扣掉,他什么也没收到。”这项服务是不可接受的。 ”10月2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尝试将个人主页年龄设置为19岁,在短视频平台测试短剧“解锁”时,发现会跳转到另一个广告页面或推荐下载视频APP免费观看全集,但并未遇到囤红包或“鬼扣”的现象。在全额退款和无资源纠纷之间,一套有效的沟通技巧可能是平复情绪的关键。情况“软迷你游戏中没有客户服务手册和客户服务电话号码,其中包含不可更改的列表。 “当你点击游戏软件时,没有消费记录或争议入口,因此无法要求退款。”小岛妈妈要消除一些疑虑。我和小岛先生一起向我提出请求,但最终还是陷入了困境。没有争议门户,我无法申请退款。经过与支付平台和市场监管机构的多次互动后,内斯康复了。利用父母的记忆和寺庙登记的结合,元明最终恢复了商人的寺庙,而不是失去了安全。维权成功后,我们终于帮母亲追回了被扣的费用。然而,13笔付款的收款人却拒绝了明明是另一家公司,但客服热线报的号码是一样的。特别是“在母亲时代 analfabeta,没有 pudo recibi ningún servicio y fue inducida a cometer fakee”,y el juego reveló que la otraparte devolvió inmediatamente todas las grandes deducciones。结论:商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回收方法和保护措施的。元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维权方案。选择详细信息 → Quejas → Fraude/Artículos no recibidos en su plataforma de pago y cargue una captura de pantalla, o ingrese el nombre completo del proedor de debito y el número de pedido a través del subprograma 12315 para que su Departmentamento de marketing local参与调解。从法律角度,韩萧建议:“用户遇到此类诱导扣费的情况时,应该“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提出投诉、要求退款。如果平台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向当地市场管理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国家网信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用户还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营者返还财物或赔偿损失。”为避免类似风险,韩晓还表示,老年人不要相信“免费”的把戏,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面部识别或无密码支付机。a.建议人们关掉电源,定期检查直接扣款。从预防技控到法律法规强化企业责任对于平台本身来说,这些陷阱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剧本,让很多前辈毫无准备地一步步陷入其中。 202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到,短视频平台“针对老年人,实施发送奇怪夸张信息的算法,以极低的价格允许连续观看,默认允许无密码支付,通过每集扣费并自动播放下一集来诱导“抽奖”,据了解,消费者被引导到点击后自动扣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仅在省和自治区,就收到了124起相关投诉。根据该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走路赚钱’的专业法律意见书》,法律团队针对“走路赚钱”、“骗了798元”等关键词,对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宋女士总结道,“走路赚钱”的搜索量是基于她母亲无故被扣款的经历。向庆,中国协会副会长。 《商业经济学》称,这种做法正在破坏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础,“老年用户和其他群体质疑网络平台和信息的可靠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导致更多隐私侵犯和连环诈骗。为什么网络平台在推演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 “平台选择向不法卖家的行为‘妥协’来获取流量、广告分成或者合作收入,基本上是把商业利益置于用户权益之上。”宋向晴在分析中表示。进一步回复,广泛的内容评论成本高昂,因此一些平台选择简化评论以省钱。此外,不法分子不断改变浏览方式,从技术和数据层面给平台监控系统带来压力。韩萧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些行为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首先,主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制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不得误导、误导消费者。否则,将承担一价退回、三价赔偿的民事责任。其次,其利用“免费”等虚假承诺吸引点击,实质上是邀请付费或者自动续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构成虚假广告。此外,如果运营者未经用户有效同意,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扣费的,也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运营者义务的相关规定。如果涉案金额较大或者犯罪规模较大,可能违反刑法关于诈骗的规定,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宋向清先生建议,应建立严格的卖家/广告主准入控制机制,明确禁止点击激励和恶意扣费。违规者将被下架、封禁账号并追究责任。加强预防和技术控制。我们在技术层面更新了跳转监控系统,自动预警并屏蔽异常链接(跳转频率高、相关支付)。限制不必要的刷脸、无密码支付授权场景。优化权益保护权益:专门为老用户开通投诉渠道,简化维权流程。自动续费、扣款均需“二次确认”,并明确扣款详情。加强协作对外: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网络安全部门协作,共享违法违规信息,合作打击违法行为,形成监管合力。韩萧特别强调了后备军的法律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等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经营者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此外,民法为此提供了更广泛的法律基础。另外为了在收到投诉后及时处理,平台还应建立积极的监控机制,识别和阻止跳页等非法活动以及利用技术漏洞进行扣费。韩晓表示,如果平台对类似违法行为的持续发生视而不见,或者没有建立合理的防范机制,就可以认定该平台“应当知晓”违法行为,可以追究连带责任。在韩晓看来,平台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对诱导跳转、自动扣费等行为实施技术识别和拦截,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渠道,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平台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或者对用户投诉反应迟缓的,市场监管机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用户也有权要求平台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民事赔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编辑:陈伟成 纠错:陈莉 薛景宁
“老人以为是他点的红包,没想到骗子看到的是他的银行卡余额。”袁明(化名)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他60岁的母亲正在观看一段短视频,并用手指触摸了几个“红包弹窗”。结果,他的养老金账户被13次提取,共计11584元。在数字生活的边缘,“幽灵扣费”正在悄悄地、反复地发生,以老年人为目标,从他们父母的手机中窃取钱财。袁明说,当弹出窗口显示“观看节目,领取价值66元的红包”时,他的母亲并没有意识到,后面实际上有一张“销售发票”,每周会自动扣除98元。当你展开“关注胡乐汇领红包”页面时,实际显示的是“支付成功”的信息。点击“关注成功”按钮,148元将立即被扣款。来自红色环境从私奔弹窗到小程序跳转,我妈已经陷入了“债务黑洞”。即使在被骗之后,大多数老年人发现自己处于无法抱怨的境地。他们面临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该软件没有客户服务或电话。没有消费记录或投诉门户,“我不知道该联系谁。”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认为,非法网络经营者的招揽活动涉嫌违反多项法律,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广告法和刑法等。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平台内经营者的行为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平台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对诱导重定向、自动扣费等行为实施技术识别和拦截,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渠道,履行平台职责。主要职责。 “我以为我抢到了红包,没想到一点击就扣了我的钱。” “虚拟扣除”无需申请,无需注册,也没有接收者姓名。 “打开搜索应用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支付链接,老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用人脸识别完成了支付。后备军。” 9月初,卢某接到母亲举报,平台被扣款148元,且没有任何解释。卢妈妈的推理页面。图片来源:受访者:陆先生仔细查看了该应用的各个界面,但没有找到相关的支付信息。最后,他在支付平台的发票上发现,受益人是“孔泽文化”,产品说明上写着“小心芦荟点点”。根据卖家提供的信息,卢某点击链接,进入“退款”通道。输入订单号和支付手机号码后r按照要求,我点击了下一步,但是退款没有成功。而是出现了“888红包和大量短剧版权”的广告。卢先生退款时出现的页面,商家实际上并没有联系卢先生。最后,卢女士通过区号12315进行了投诉。几经周折,卖家联系上了卢女士并办理了退款事宜。对方解释称,金额减少是因为老人能够付款,无需退款。 “但是,当我检查设置时,我发现搜索应用根本不被允许。”今年8月,妈妈在使用宜畅听APP时,频繁遇到弹窗广告。如果你不小心点击了广告,系统会立即下载一款手机游戏,并声称你可以“完成任务提金”。游戏界面立刻跳转到支付平台,无需密码即可支付,197.4 yu会直接扣款。令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元明母亲的支付平台账户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多次被扣款。仅4月份,高中学费一分钟就被扣了四次,每次868元,共计3472元。此后又发生了一系列同名扣款,共扣款13次,价值11584元。妈妈说:“我以为是pa”不仅如此,妈妈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还因为点击“解锁短剧”、“关注公众号”等按钮,收到了五次“鬼扣”。 “走路赚钱”,于是他按照指示下载了“秒影软件”,扣除了798元。卖家提供了售后服务电话,但电话好几天无人接听,也联系不上电话那头的人。奈须父亲的推理页面 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也有据透露,父亲的支付账户近期有四笔不明扣款,每笔约150元。纳斯先生(化名)很无奈,因为找不到相关订单。 “这位老人虽然有电子支付手段,但对于购买非假货的商品却无能为力,而且他的钱还被莫名扣掉,他什么也没收到。”这项服务是不可接受的。 ”10月2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尝试将个人主页年龄设置为19岁,在短视频平台测试短剧“解锁”时,发现会跳转到另一个广告页面或推荐下载视频APP免费观看全集,但并未遇到囤红包或“鬼扣”的现象。在全额退款和无资源纠纷之间,一套有效的沟通技巧可能是平复情绪的关键。情况“软迷你游戏中没有客户服务手册和客户服务电话号码,其中包含不可更改的列表。 “当你点击游戏软件时,没有消费记录或争议入口,因此无法要求退款。”小岛妈妈要消除一些疑虑。我和小岛先生一起向我提出请求,但最终还是陷入了困境。没有争议门户,我无法申请退款。经过与支付平台和市场监管机构的多次互动后,内斯康复了。利用父母的记忆和寺庙登记的结合,元明最终恢复了商人的寺庙,而不是失去了安全。维权成功后,我们终于帮母亲追回了被扣的费用。然而,13笔付款的收款人却拒绝了明明是另一家公司,但客服热线报的号码是一样的。特别是“在母亲时代 analfabeta,没有 pudo recibi ningún servicio y fue inducida a cometer fakee”,y el juego reveló que la otraparte devolvió inmediatamente todas las grandes deducciones。结论:商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回收方法和保护措施的。元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维权方案。选择详细信息 → Quejas → Fraude/Artículos no recibidos en su plataforma de pago y cargue una captura de pantalla, o ingrese el nombre completo del proedor de debito y el número de pedido a través del subprograma 12315 para que su Departmentamento de marketing local参与调解。从法律角度,韩萧建议:“用户遇到此类诱导扣费的情况时,应该“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提出投诉、要求退款。如果平台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向当地市场管理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国家网信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用户还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营者返还财物或赔偿损失。”为避免类似风险,韩晓还表示,老年人不要相信“免费”的把戏,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面部识别或无密码支付机。a.建议人们关掉电源,定期检查直接扣款。从预防技控到法律法规强化企业责任对于平台本身来说,这些陷阱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剧本,让很多前辈毫无准备地一步步陷入其中。 202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到,短视频平台“针对老年人,实施发送奇怪夸张信息的算法,以极低的价格允许连续观看,默认允许无密码支付,通过每集扣费并自动播放下一集来诱导“抽奖”,据了解,消费者被引导到点击后自动扣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仅在省和自治区,就收到了124起相关投诉。根据该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走路赚钱’的专业法律意见书》,法律团队针对“走路赚钱”、“骗了798元”等关键词,对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宋女士总结道,“走路赚钱”的搜索量是基于她母亲无故被扣款的经历。向庆,中国协会副会长。 《商业经济学》称,这种做法正在破坏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础,“老年用户和其他群体质疑网络平台和信息的可靠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导致更多隐私侵犯和连环诈骗。为什么网络平台在推演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 “平台选择向不法卖家的行为‘妥协’来获取流量、广告分成或者合作收入,基本上是把商业利益置于用户权益之上。”宋向晴在分析中表示。进一步回复,广泛的内容评论成本高昂,因此一些平台选择简化评论以省钱。此外,不法分子不断改变浏览方式,从技术和数据层面给平台监控系统带来压力。韩萧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些行为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首先,主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制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不得误导、误导消费者。否则,将承担一价退回、三价赔偿的民事责任。其次,其利用“免费”等虚假承诺吸引点击,实质上是邀请付费或者自动续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构成虚假广告。此外,如果运营者未经用户有效同意,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扣费的,也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运营者义务的相关规定。如果涉案金额较大或者犯罪规模较大,可能违反刑法关于诈骗的规定,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宋向清先生建议,应建立严格的卖家/广告主准入控制机制,明确禁止点击激励和恶意扣费。违规者将被下架、封禁账号并追究责任。加强预防和技术控制。我们在技术层面更新了跳转监控系统,自动预警并屏蔽异常链接(跳转频率高、相关支付)。限制不必要的刷脸、无密码支付授权场景。优化权益保护权益:专门为老用户开通投诉渠道,简化维权流程。自动续费、扣款均需“二次确认”,并明确扣款详情。加强协作对外: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网络安全部门协作,共享违法违规信息,合作打击违法行为,形成监管合力。韩萧特别强调了后备军的法律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等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经营者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此外,民法为此提供了更广泛的法律基础。另外为了在收到投诉后及时处理,平台还应建立积极的监控机制,识别和阻止跳页等非法活动以及利用技术漏洞进行扣费。韩晓表示,如果平台对类似违法行为的持续发生视而不见,或者没有建立合理的防范机制,就可以认定该平台“应当知晓”违法行为,可以追究连带责任。在韩晓看来,平台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对诱导跳转、自动扣费等行为实施技术识别和拦截,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渠道,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平台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或者对用户投诉反应迟缓的,市场监管机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用户也有权要求平台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民事赔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编辑:陈伟成 纠错:陈莉 薛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