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奇瑞集团宣布了“耀光2025”战略。目前奇瑞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正在做出哪些努力? 10月18日,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公布了相关进展。 “奇瑞的全球创新体系也‘欢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尹同跃现场表示,奇瑞将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创新体系,抵御“入侵”,推动品牌不断提升,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本次大会,奇瑞与“全球”企业全面合作。到目前为止,奇瑞主要在海外销售中国制造的汽车。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化”。奇瑞现在想要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尹同跃表示奇瑞将用技术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汽车企业快速转型为全球高科技生态集团。未来,国外市场的贡献将远大于国内市场。 “全球化”是贯穿本次会议的一个中心关键词。应同岳表示,目前奇瑞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已经下降了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以及海外地点的员工数量将远大于国内。作为全球“航母”,奇瑞必须不断消除浪费、提高运营质量,才能增加利润、产生自己的血液。这意味着奇瑞未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海外市场。为支持这一目标,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国际部副总经理张胜山奇瑞集团战略部在会上表示,奇瑞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奇瑞的研发中心聘用了当地工程师。目标是快速了解欧洲人喜欢什么类型的汽车以及中东的气候如何影响汽车,以便您可以选择合适的汽车。这一切都是为了快速设计。这是“全球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面对安全和质量挑战,随着2027年首批固态电池即将安装验证,尹同跃也在现场提醒,全球化不仅仅是规模和速度。他说,他最近访问了欧洲、北非等地。 “每次在国外道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我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不过,随着中国汽车集体加速‘走出去’,显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一些品牌还没有适应当地环境但在安全、质量等方面存在缺陷,本土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当地政府和用户投诉,损害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应同岳认为,奇瑞“海外扩张”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真正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能够支撑奇瑞的技术、标准、质量安全和用户体验,经受住全球各种市场和文化的挑战,赢得全球用户的喜爱和信任。 “奇瑞必须也必须成为全球最安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公司。”奇瑞如何才能变得更安全?比如在打造汽车底盘时,奇瑞的火星架构相当于一个更加智能的底盘,让汽车更加稳定、安全;量产新能源越野车“中恒G700”如船横渡长江,展示了其出色的防水性能 和密封技术。奇瑞“Rhino S”固态电池即使被针刺或电钻刺穿也不会着火或爆炸。首个车载验证阶段预计于2027年完成,实现产品实际搭载于车辆并进行性能测试,为量产奠定基础。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007768辆,同比增长14.5%。出口方面,奇瑞出口汽车936,428辆,比上年增长12.9%。具体来说,奇瑞今年前三季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为14.5万辆,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奇瑞已从传统汽车企业成长为全球高科技环保集团。它即将转变为一个团体。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主编林子、袁秀丽纠正陆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