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运行情况的报告》。以下为全文: 国务院关于金融运行状况的报告——202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潘功胜委员长、副主席、总书记、委员: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2024年11月起金融运行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运行高度重视和思考,对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阐释和重要指示,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未来方向,提供了基本指引。金融超级大国。国务院将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李强总理组织金融活动,丁薛祥、何立峰等著名同志提出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金融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自2022年以来第四次观摩国务院金融业务报告,通过立法修改、监管建议、专项调查等方式,有力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金融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运行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金融运行的政治性、人民性,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坚定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一、金融运行主要进展和成效 2024年11月以来,金融体系坚持稳中求进大势,进一步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财政安全,支持国民经济运行和国际经贸斗争协调,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根据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发展,出台了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方案。在现有货币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的基础上,2025年起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推出新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强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优化促进消费和中小微企业、稳定外贸、支持资本市场两大货币政策工具。 9月末,社会贷款余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 9月份新增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货币政策执行传导进一步加强,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财政成本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这是为了振兴金融市场。对提振市场信心、提高社会预期、应对外部冲击、促进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金融业运行和监管。首先,金融机构经营监管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截至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资产总额突破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6%,不良贷款率为1.52%,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公司风险覆盖率为186%,证券、期货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分别为295%和226%,远高于监管标准,整体损失承受能力充足。二是金融市场经受住了外部强烈冲击的考验,预期明显改善,信心明显增强。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发生重大事件,日本金融市场受到较大影响。在强大的领袖资本之下。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8.4%。自2025年4月上旬以来,经济迅速稳定和复苏。 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新的。 8月份以来,沪深股票日均交易额约为2.3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约7000亿元的日均交易额。 10-全年国债收益率将维持在1.75%至1.85%左右,单边快速下行趋势将在2024年扭转。6月以来,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1至7.2元之间波动,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衡。外汇、期货、黄金等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三是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资质、消费者保护等制度。精准管理欺诈、赌博相关“资金链”。颁布金融实体产品适用性控制措施。修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和《上市公司资金收购监管规则》。组织实施打击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专项行动,严格规范减持参与化。全面加强股票、期货项目交易监管。推进退市制度新改革,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推动反洗钱法审查和持续实施,完善反洗钱监管体系,有序推进第五次国际反洗钱评估筹备工作。完善外汇临时和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异常交易核查和处理。四是金融监管执法日益规范。完善行政执法长效机制。 2024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处罚责任主体1978次,金管局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127次,证监会处罚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罚1423次,国家外汇管理局查处外汇违法行为959起。五是金融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推动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法等加快颁布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施银行法、保险法、地方金融管理监督条例、证券公司管理监督条例、外汇管理条例,会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推动金融稳定法修改。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合理增加资金投入。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共有98家A股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同期,融资918亿元收购。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新兴产业战略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近两年的总和。其次,地区金融服务和债务机构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条”政策框架、统计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债券市场“科委”,打造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转贷机制,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推动科技保险发展,不断提高能力、强度和水平。l 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推动“保险+未来”标准化正常运行和发展。加大支持农业和中小企业再融资力度,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调整工作机制。产生服务消费和养老金再融资。公司提供紧急灾害应对、保险理赔服务,并发展多阶段农业保险。积极推动金融支持化解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等行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和12.9%,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600多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约1.4万亿元。 (4) 财务参考规范和对外开放。一是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增发5200亿元补充资本。稳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减负增质。加快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改革转型。二是多层次金融市场加快发展。制定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和促进公共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扩大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股票投资比重和规模,建立健全长期考核机制。对场外债券业务规模的渴望不断。产品类型进一步拓展在期货市场我会的。深化汽车保险综合改革。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试点。三是广泛覆盖的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立。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商业银行银行内跨境支付体系得到有效补充,非银行支付机构跨境零售支付网络遍布全球,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梁持续运转。中国内地与香港高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的二维码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四是高水平金融开放有序扩大。优化人民币清算银行设计,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双边本币互换、协调推动重点领域和地区企业使用人民币、境外企业人民币融资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结算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排名第三。标准化并促进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取消港澳金融机构投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要求。一系列媒体推出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规模扩大和提高质量。银行外汇业务改革稳步推进口粮。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完善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机制。日本上海天然橡胶期货结算价核准项目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提升。五是国际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维护国家财政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我们认为,对外金融交流与合作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建立中国行长与欧洲央行会晤机制,做好中欧、中英、中巴(西班牙)金融工作组等活动。清迈 yo 内在多边化倡议框架下,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试点运行,建立人民币等基金新型快速融资工具。有效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和境外金融资产安全。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比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一是持续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运用兼并重组、退出等措施,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和降低风险。强化对限制严格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早期风险纠正机制。我们将继续努力减少交通个别证券公司的交易风险。二是支持借贷平台化解债务风险取得重要成果。建立健全债务政策框架、跨部门工作机制、金融支持借贷平台债务统计调查和监测机制,及时融资应急流动性,严防密集“爆炸”。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截至2025年9月末,境内融资平台数量和存量可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和62%,风险显着降低。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落实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我们w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贷款调节机制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通过“白名单”机制新增贷款2.2万亿元。四是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反违法打击综合机制,对非法融资保持高压严厉打击。五是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金融资源保障,推动存款保险费征收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有序收缩。 (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严格执行“第一议程”制度,我们将严格遵守以下中央规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和教育。严格务实落实检查整改,更加注重抓好以下事项落实:通过统筹推进中央审计、中央金融工委发现问题的整改。继续加强金融系统高管人员和人力资源建设。定期开展党纪研究教育,加强以典型促改革、以典型促改革、以典型促执政,不断完善重点领域、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二、下一步考虑:(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营造适度宽松的货币金融体系l 环境强化和扩大经济复苏动力;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宣传政策效果,并研究和储备新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财政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物价总水平相匹配。激活你的行动,更好地利用增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管,深化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确工作,推动社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规避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基本稳定ble level.e 和平衡。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质量和有效性。大力纠正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加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准入控制。强化广泛监管,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加强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第五轮国际反洗钱评估实施阶段,通过推动各类议题,加大打击恐怖融资犯罪力度。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严厉打击金融违法活动和不良金融行为。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机构,构建诈骗、赌博“资金链”综合治理保护网络。继续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落实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重要金融法规。协调推进金融领域法律改革。 (三)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努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着力搞好金融“五大项”,提高金融机构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促进消费、振兴中小微企业、稳外贸等重要方向,强化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统筹协调政策,用好现有结构性金融政策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精准有效推动金融支持提升重点产业质量和水平。 (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体系,健全科学稳定的货币政策体系,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宏观审慎管理范围。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开展资本补充后续工作。制定银行业务分类政策的监管政策。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改革。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委和壮大企业市场,推动股票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五)推动高水平金融双向开放,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不断推动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审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国际货币功能,如定价、POS、投资和贷款、外汇储备。推动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关关作业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积极落实全球治理举措,促进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继续推动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创建和发展。监测评估国外经济形势和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坚决维护国家财政安全。 (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继续做好为客户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借贷平台市场化转型等工作。继续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完善适应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融资体系。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解风险,完善功能中小金融机构布局和治理体系。增强资本市场积极动力,完善市场稳定机制。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适应的风险管理问责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下一阶段,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面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发展,并加速为高质量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贡献资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