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张璐)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八木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金属有机框架发展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伟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阐释了该奖项结果的意义。他说,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种多孔材料,三位获奖者在这种材料上的工作开创了网格化学的新领域。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八木因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发展而获得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图片/IC Photo 杨伟胜表示,有机金属结构是由它们组成的无机金属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基团)和有机桥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的sed。 “就像积木一样,它们可以通过数千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排列组合而成。这种材料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因为它的孔径、表面积和化学环境都不同且可控。目前这种材料的工业应用相对较少,但在化学领域正在进行大量研究。”他说。例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用于气体分离。提供存储解决方案,包括氢气和甲烷存储以及车辆氢能源存储。此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是实现中国碳目标的重要技术工具。有机金属结构材料也可用于捕获二氧化碳。高比表面积意味着有更多的吸附位点,可以实现更高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缓解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温室气体排放。在干燥的沙漠地区,这种多孔材料会在天黑时吸收水分,水蒸气凝结,并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释放出来,形成纯净的饮用水。在医疗领域,它还被用作药物载体,将药物精确输送到患处。 Yang W.Eishen 表示,他的团队目前正在研究金属有机框架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传统的分离方法是能源密集型的,但使用 MOF 膜进行分离有时可以减少 90% 以上的能源消耗。”他表示,该材料在化工、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杨伟深讨论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优点,并强调这些材料是高度可修改。材料的化学和表面特性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他进一步解释说,吸附、催化和生物医学等应用对化学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使研究人员可以灵活地修改材料以满足各种需求。